中医的学思用与知信行
——第二临床医学院2024级新生中医入门讲座顺利举行
2024年10月22日晚上七点,由第二临床医学院学生会学术部主办的“叩响中医之门”讲座在大学城校区综合楼104教室举行。本次活动邀请到我校张玲梅教授,她为2024级新生讲授了学习中医的方法和经验,指明了学习的方向,点燃了大家学习中医的热情。
首先,张教授指出,我们生逢其时,现在正是中医发展的黄金时期,中医学子们要树立对中医的信心,扎实掌握好中医学的原理方法,立志为社会健康事业做出贡献。她强调要学以致用,知行合一,以德为本,虚怀若谷。张教授通过运用中医治疗疑难杂症的诸多案例,指出中医是经过临床实践证明有效的、可行的治疗方法,增强大家对中医的信心。
随后,张教授通过四个方面具体阐释中医是什么。一是中医研究生命活动的切入点是什么。张教授引用《灵枢》、《素问》等诸多经典,阐释中医学是以天地人整体关系为切入点研究生命现象。二是中医学的研究对象是什么。张教授详细讲授了气一元论,阐述中医学研究的对象是宏观的“气”,治病以调气为本。三是中医学的研究方法是什么。张教授通过实际操作展示了中医学“望闻问切”的研究方法。四是中医学的思维模式和思维方法是什么。张教授通过展示甲骨文的字形特征,讲述了中医学以象为主的思维模式,并以此为基础阐述了中医学阴阳五行的理论和思维方法。
紧接着,张教授分享了自己学习中医的经验,深入浅出地分析了中医怎么学。一是要打好传统文化基础。张教授指出,中医学是根植于中华传统文化的独特医学,要把中医学学好就一定要把中国传统文化学好。二是建立中医学的象形思维,用具象变化的思维考察各种事物。三是要夯实中医学理论基础,有扎实的理论基础才能在医学之路上越走越顺。四是勤于临床实践,医学最忌讳坐而论道,只有将理论用于实践,才能真正提高自己的技术,成为一名大家。张教授强调要在传承守正的同时融入时代,不忘本来,衷中参西,以精诚之心在中医学之路上行稳致远。
最后是提问环节。观众就脉学的问题、养生防病、中西文化差异进行提问。张教授以真诚的态度指出把脉的精准度在于时间的积累,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只有平时扎扎实实地长期刻苦练习,才能领悟脉学的真谛;她从相火论出发,提出了静心养阴,收敛心神的养生观点,给同学们很多启发;张教授以“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指引大家如何看待中西文化差异,告诫大家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并勉励大家用实际所学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出自己的力量。
相信通过这次讲座,新生们对中医有更深入的认识和更坚定的信心,从此打开中医学习之门,踏上了光明璀璨的中医学习之路。


撰稿:王 凯
摄影:陈一念
审核:许丽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