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学生工作>>学生活动>>正文
 

第五届“杏林指南针”学术沙龙讲座成功举办
2025-01-06 16:50  

第五届“杏林指南针”学术沙龙讲座成功举办


20241230日晚上七点三十分,由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二临床医学院研究生会主办的第五届“杏林指南针”学术沙龙讲座在三元里校区综教楼102课室成功举办。本次讲座邀请了2024年研究生国家奖学金和学业奖学金一等奖获得者李文娟同学以及现任广东省中医院急诊科医师李尊江老师为同学们分享论文写作以及学业规划等内容。

李文娟同学首先向同学们分享了从本科生切换到研究生身份的体会,包括如何去适应及应对研究生面临的全新挑战。随后她结合亲身经历介绍了在繁忙的临床工作中依然保持个人科研成长的有效策略,阐述了如何在高压的临床环境中寻找到科研的乐趣。接着,她系统地分享了SCI论文写作与发表的经验,比如利用EndNotesZoteroNoteExpressExcel等文献管理工具高效整理文献。她提到,在写作初期要明确研究方案的重要性,可以合理借鉴与模仿高分文献。同时,她还传授了非母语作者提升文章语言质量的润色技巧,并细致解析了期刊选择的策略,这一系列从文献管理到论文投递的细致指导,宛如一部科研方法论“宝典”,为在座同学提供了逻辑严密、操作实用的科研指南。

 


接下来,李尊江师兄深入探讨了专业型硕士/博士与学术型硕士/博士的区别和就业方向。通过结合自己的亲身经历,为大家剖析了这两种不同职业路径的利弊。他提到,专业型硕士/博士更注重临床实践能力的培养,而学术型硕士/博士则更侧重于科研能力的提升。在就业方面,专业型硕士/博士通常更可能进入临床一线工作,而学术型硕士/博士则可能更多地从事科研、教学等方面的工作。他鼓励大家根据自己的兴趣和职业规划,做出合理的选择。不仅如此,李尊江博士还分享了无课题实验的发文章思路。他提到,即使没有课题实验的支持,也可以通过数据挖掘、孟德尔随机+数据库分析、Meta分析/系统评价、网络药理联合生物信息学等方法发表高质量的科研文章。并且,他详细介绍了每种方法的适用范围、操作步骤以及注意事项,并鼓励大家积极尝试,为自己的科研之路开辟新的方向。             文本 描述已自动生成

最后是讲座答疑环节,两位嘉宾及时解答了同学们对如何更好地进行科研、科研论文的撰写、临床与科研的关系等问题,在热烈的讨论中再次将分享会推向高潮。

本次讲座采取线下的方式,面对面交流学术心得,在一个小时多的宝贵时间里,在座的各位同学认真聆听两位分享者饱含热情的演讲。至此,本次讲座也圆满成功。此次讲座,李文娟同学和李尊江老师对同学们的科研、临床和学业规划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借鉴,为大家今后的学习和科研道路点亮了一盏明灯。

会议室里的人们 描述已自动生成图片包含 建筑, 室内, 桌子, 大 描述已自动生成

撰稿:麦梓锋

审核:沈晓燕


关闭窗口
 

Copyright@2016 广州中医药大学 第二临床医学院 © 版权所有

您是第 位访问者,欢迎您的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