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级中医学青年班主任见面会暨科研讲座顺利举办
2025年4月29日,第二临床医学院23级中医学举办了青年班主任见面会暨首次科研讲座。郭晓慧、徐嘉敏、陈耿杭三位青年班主任参与会议并主讲。
讲座伊始,主持人依次介绍了郭晓慧、徐嘉敏、陈耿杭三位老师的主要研究方向和所在科室。接着,三位老师依次开展了主题讲座。
第一讲的主题是《循证医学——临床决策的科学基石》,由郭晓慧老师主讲。郭老师以“看文献,打基础”为切入点,系统阐述了循证医学(EBM)的核心理念:即基于最佳证据、结合临床经验与患者意愿的医疗决策模式。她强调,证据的等级分类(如RCT、队列研究、病例报告等)与分级推荐标准(A-D级)是筛选高质量研究的关键。针对文献检索技巧,郭老师分享了PubMed、Cochrane Library等数据库的高效检索策略,并通过实例演示了如何利用PICOS原则构建临床问题,助力学生快速掌握文献筛选与评价能力。
第二讲的主题是《中医科研的创新路径与实践》,由徐嘉敏老师主讲。徐老师以“中医优势——怎么做创新”为切入点,深入探讨了中医科学研究的定位与创新方向。她指出,中医辨证论治的个体化诊疗模式、治未病理念及整体观为疾病防控提供了独特优势,并以胃癌前病变“湿证”研究为例,展示了如何从传统理论中提炼科学问题。徐老师还提出“大科学观”理念,倡导通过定性研究、思想实验等方法突破中西医结合的认知壁垒,为学生指明了中医科研的创新路径。
第三讲的主题是《临床科研申报书的撰写要点》,由陈耿杭老师主讲。陈老师聚焦科研申报书的实操技巧,从选题立意、研究设计到申报书撰写全流程进行解析。他强调,标题需凝练科学假说,研究背景应突出问题的紧迫性与创新性,技术路线图则是方案可行性的直观体现。针对学生常见的困惑,陈老师以真实案例解析了样本量计算、统计方法选择等关键环节,并分享了“民族医循证智能平台”等实用工具,助力科研成果高效转化。
最后,三位青年班主任都主动留下了自己的联系方式,鼓励同学们积极与自己沟通联系,为二院的科研创新工作一起合作奋进。同学们也纷纷表示,这次讲座对于本科生如何有效开展科研活动提供了明确的指引,大家都受益匪浅。




撰稿、摄影:蔡楚熙
审核:柳 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