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气!936名新生同上“思政第一课”,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二临床医学院的这节课很“有料”
10月12日,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二临床医学院的开学典礼上,一堂由院士、院长、书记等联袂开讲的“思政第一课”举行。
从AI赋能中医药的前沿图景,到“突破·腾飞·有我”的成才密码;从“坚定文化自信,勇担中医使命”的殷殷嘱托,到“传承红色基因,争当强国栋梁”的忠诚信念,936名新生在满满的“干货”与“能量”中,开启了他们的医路新征程。

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医证候全国重点实验室主任、广东省中医院(广东省中医药科学院)首席科学家刘良,广州中医药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第二临床医学院院长、党委副书记张忠德,第二临床医学院党委书记史俏蓉,第二临床医学院党委委员、副院长陈大伟为936名2025级本科和研究生新生讲授思政第一课。广州中医药大学相关工作部门负责人以及学院班子成员、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参加活动。活动由学院党委副书记谭利斌主持活动。
院士千里奔赴:人工智能赋能中医药高质量发展
这堂思政课的背后,是一次充满温度的真诚奔赴。在外出差的刘良院士不辞辛劳,星夜兼程,只为与新生面对面。这份跨越千里的热忱,诠释了师者担当,彰显了科学家精神,也为这堂课写下了最为生动的序章。

刘良院士以《人工智能赋能中医药高质量发展》为题,为同学们讲授思政课。刘良院士从中医药学的历史贡献、医学思想与未来价值出发,系统阐释了中医药作为中华民族瑰宝的独特优势,并指出其与现代人工智能技术深度融合所带来的重大机遇。他强调,人工智能正在重塑中医诊疗与中药研发的范式,推动构建“中西医结合数智门诊”与“中药新药创制智慧平台”,为中医药现代化注入新动能。刘良院士分享了当前中医药的创新成果及自身研究中药治疗风湿病的经历,勉励同学们要牢记习近平总书记“传承精华、守正创新”的殷切嘱托,把握“三个推动”战略方向,坚守“求真、求是、求实”的科研精神,勇担时代使命,为推动中医药事业与产业高质量发展、助力中医药走向世界贡献青春力量。
突破·腾飞·有我:在振兴大潮中书写青春答案

张忠德院长围绕《突破、腾飞、有我》主题,首先,从“不问起点”引导同学们在百年机遇中看清“我”的坐标。他说,当前全球健康观念升级与慢性病挑战为中医药“治未病”理念和独特优势提供了广阔舞台,广东省中医院在历次重大公共卫生事件中挺身而出,展现了家国担当。学子们正逢其时,要将个人成长融入民族复兴的伟大机遇。其次,从“不限赛道”鼓励同学们在知行合一中锻造“我”的翅膀。广东省中医院为学生打造了坚实的成才平台,同学们要厚基础、强实践与敢创新,既要扎根传统,又要积极运用AI等前沿技术,成为复合型人才。再次,从“不设终点”勉励同学们要笃行精进书写精彩人生。他说我们要以刘良院士、国医大师禤国维、林毅等为榜样,以今日之奋斗,成就明日之“突破”,以有灵魂、有技术、有担当的品格,在强国征程中写下“有我”的青春答卷。
坚定文化自信:读懂中医药的“根”与“魂”

史俏蓉书记以《坚定文化自信,勇担中医使命——新时代第二临床医学院学子的使命担当》为题进行授课。首先,她希望同学们要坚定文化自信,铸就中医药振兴之魂。中医药是中华文明的瑰宝,我们要深刻认识其价值,坚定传承创新的文化自觉。其次,同学们要读懂医院百年史,凝聚青春奋进力量。广东省中医院近百年发展史,是一部秉承“上医医国、先觉觉民”精神,坚守“开放包容,敢为人先”品格的奋斗史。我们要将这部波澜壮阔的院史作为砥砺前行的生动教材,向先辈和榜样对标看齐。第三,同学们要勇担中医药复兴使命,书写新时代精彩华章。希望大家志存高远,厚植家国情怀;修身立德,做苍生大医;学贯中西,成为复合型人才;珍惜韶华,提升综合素质,在推动中医药振兴发展的伟大事业书写无愧于新时代的青春画卷!
从蓝天到杏林:一场关于坚守与创新的“空中加油”

拥有30年军旅生涯的陈大伟副院长,带来了一场特殊的“空中加油”。他以《传承红色基因,争当强国栋梁》为题,将中国空军从“马拉飞机”的筚路蓝缕到战机翱翔九天的奋飞历程,与中医药事业守正创新的发展之路巧妙类比,带领新生体悟“忠诚无畏、从无到有、精益求精”的精神血脉。“既怀救死扶伤之仁心,亦有鹰击长空之豪情”,他激励学子锤炼“精准无误”的专业技能,坚守“人民至上”的忠诚信念,用现代科技推动中医药走向世界!
岐黄长歌启新程,珠江杏林续华章

学院师生献上朗诵《岐黄长歌》,以悠扬韵律诉说着千年医药的传承,深情展示了禤国维国医大师的光辉事迹,激励在场新生传承岐黄薪火,勇担健康使命。
“投身杏林,扎稳人生根;拥抱杏林,奉献春秋心”,“思政第一课”在院歌《珠江杏林歌》的激昂旋律中圆满结束,与会学子纷纷表示收获颇丰,立志勤勉学习,钻研医道,为中医事业发展贡献青春力量!
部分同学学习心得
作为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二临床医学院2025级新生,聆听思政第一课,如沐春风亦如受叩击——原来“医者”二字,早在我穿上白大褂的第一刻,便已刻进生命的重量里。刘良院士以“人工智能赋能中医药高质量发展”为题,深入浅出的探讨了中医药在当今世界的广阔发展前景;张忠德院长以自身行医经历为引,使我们了解到学医不是“一人成才”,而是“一树繁花”;史俏蓉书记带着我们纵览中医药从《黄帝内经》奠基到如今服务健康中国的辉煌历程,深刻阐述了广东省中医院“上医医国、先觉觉民”的创院精神和“开放包容、敢为人先”的创业精神。我忽然读懂了“上医医国、先觉觉民”的深意——它不是空洞的标语,是刘院士实验室里彻夜不灭的灯,照亮的是中医药现代化的前路;是张院长诊室里耐心的询问,温暖的是患者的期盼;更是我们这代医学生要扛起的责任——既要精研“岐黄之术”,更要修炼“仁心之术”。明日,愿我们也能高举岐黄薪火,照耀杏林青春!
——2025级中西医结合临床专业博士生 刘宇
刘良院士“推动中医药事业和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勉励,如明灯指引,照亮学术航程;张忠德院长“以优秀为起点,走向卓越”的叮嘱,如金石良言,锤炼坚毅品格;史俏蓉书记“志存高远,厚植家国情怀;修身立德,做苍生大医”的嘱托”如精神沃土,滋养初心使命。作为杏林新苗,我既为先贤“悬壶济世、救治苍生”的担当而动容,更觉使命在肩。在大湾区发展的浪潮中,我们当以自律锤炼医术,以仁心涵养医德,既扎根经典求真知,又拥抱时代勇创新。我愿将个人理想融入振兴中医药的宏图,用勤学与实干,书写不负时代的青春华章。
——2025级中医内科学专业硕士生 马欣彤
金秋飒飒,携着清爽与希望;杏林敞开怀抱,开启全新征程。开学典礼暨思政第一课,让我对二院的认同与自豪愈发深沉。书记和院长殷殷嘱托,前辈熠熠风采,让我深切领悟新中医人的时代使命与“二院担当”。刘良院士将人工智能引入中医药的分享,如一道强光,穿透认知迷雾,让我看到古老中医药在新时代的蓬勃生机。今日所得,如春风轻抚心田,似战鼓催人奋进。我辈初入杏林,虽如苔花微小,亦要绽放牡丹之姿。定不负韶华,为中医药守正创新倾尽全力!
——2025级中医学(八年制)专业本科生 刘欣怡
从《大医精诚》“誓愿普救含灵之苦”的医者仁心,到张忠德院长“日出有盼,日落有念,心有所期,忙而不茫”的殷切寄语;从史俏蓉书记对中医传统文化的深刻追溯,到刘良院士对科技赋能中医药发展的远见卓识——今日这堂思政第一课,令我认识到中医之路的“有风有雨是常态,风雨兼程是状态,风雨无阻是心态”,感受到中医文化的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体会到“强国有我,中医腾飞”的重任在肩。起身离场,心潮澎湃难平。漫漫医学路,我定以医学生誓言为圭臬,踔厉奋发,勇攀医学高峰;笃行不怠,誓济天下苍生!今日我以二院为荣,明日二院以我为荣!
——2025级中医学(五年制)专业本科生 卢奕霏
这场开学典礼,既是思想洗礼,亦是新程启航。史书记寄望的致辞、师生赤诚的分享,尤其是张忠德院长所讲的 “你们怎么样,中国的中医药事业就怎么样”,深深烙印心间,顿觉肩头责任千钧。随后刘良院士以亲历畅谈 AI 与中医药交融,绘就中医药借科技赋能的无限图景。前辈们的话语深深激励着我,我不仅是求医学之生,更是接薪火之人。定当不负众望,以青春之力,护中医药传承、助中医药创新!
——2025级中西医临床医学专业本科生 任欣宜
今日思政第一课,将“医者仁心”的职业道德与“科技强国”的时代使命深度融合,给我带来了深刻的启发。作为一名医学检验专业的学生,我对此有了一份更具体的认知。我深刻体会到,我们医检人员虽不直接面对患者,但每一份精准的检验报告,都关乎诊断的准确性,同样是“医者仁心”在幕后的一种体现。如今,AI技术正与医学深度融合,这为我们专业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我渴望能学好本领,未来探索如何利用AI让检验更快速、更精准,为临床医生提供更可靠的决策依据,为促进人民健康贡献自己的一份专业力量。
——2025级医学检验技术专业本科生 刘婷
这堂思政第一课为我开启了新学期的“思想导航”。让我意识到医学未来的发展前景如此庞大,也意识到新时代对我们提出的更高要求,我们在校大学生不仅要努力学习,更要逐步走向社会,适应社会发展的同时响应时代的召唤,把人工智能与医学结合作为终身目标,为此砥砺前行!
——2025级临床医学专业本科生 郑泽楗
作为二院的一员,开学典礼让我无比自豪。我清楚地看到,我们正站在巨人的肩膀上:顶尖的医疗平台是我们的基石,名医名师是我们的领路人。更幸运的是,我们接过了“健康中国”建设的接力棒,迎来了最好的时代。我将牢记今天的誓言,不忘刘良院士、“德叔”、史俏蓉书记和陈大伟副院长的殷切期望。未来,我定会珍惜这来之不易的机会,在医学道路上一步一个脚印,踏实成长。我必将以智慧与热忱,投身于祖国的卫生健康事业,为实现“健康中国”的宏伟蓝图奋斗终生!
——2025级中医骨伤科学专业本科生 罗紫菱
第二临床医学院教育处(学生工作处)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