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招收类型
(一)流动站博士后
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广东省中医院)1997年开始招收首批项目博士后,1998年正式设立中医学博士后科研流动站,2003年设立中西医结合、中药学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在2005、2010年的博士后综合评估中,我校中医学流动站连续两届获全国唯一一个中医学“优秀博士后科研流动站”称号,2015年,中西医结合流动站获“优秀博士后科研流动站”称号。我院博士后科研流动站招收学科为中医学、中西医结合、中药学,合作导师名单及招收计划详见附件。
(二)工作站博士后
2018年,广东省中医院经国家、广东省人事部门正式批准设立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在各专业领域全面开展科研创新工作。目前,我院已与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上海中医药大学、华南理工大学等国内知名的高校、科研院所的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建立了合作,且将继续与国内一流高校和科研院所开展合作,通过联合培养的方式招收博士后研究人员。我院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合作导师名单及招收计划详见附件。
竭诚欢迎海内外优秀博士到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广东省中医院)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
二、招收条件
(一)基本条件
具有或即将获得博士学位;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和法律;具有良好的品行和职业道德;年龄在 35 周岁以下;获得博士学位一般不超过 3 年。
(二)博士后岗位根据博士后入站前业绩分为 A/B岗
1.A 岗博士后招收条件:在《科学引文索引(扩展版)》(SCIE)中科院小类分区1区收录期刊发表1篇论文或主持1项国家级科研项目。
2.B岗博士后招收条件:在《科学引文索引(扩展版)》(SCIE)中科院小类分区2区收录期刊发表1篇论文或《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核心版收录期刊发表2篇论文或主持1项省部级项目。
(三)招收其他条件
详见招收计划表。
三、福利待遇和科研经费
(一)薪酬:博士后实行年薪制。A岗博士后年薪为45万元人民币(税前,90%为基础薪酬,10%为奖励绩效薪酬,下同),B岗博士后年薪为 35 万元人民币;以上年薪包含国家和广东省配套的博士后生活补贴、住房补贴、住房公积金(单位和个人)、博士后缴纳的保险费等(单位和个人)。B岗博士后进站2年内达到A岗博士后出站条件并办理出站的,待遇按A岗博士后待遇自进站之日起补齐。
(二)科研奖励:博士后在站期间的科研成果按医院现行职工科研奖励办法执行。
(三)考核奖励:博士后在2年内考核结果达到特优等级,且按期出站者,在医院现行职工科研奖励办法奖励的基础上,再予以5万元奖励。
(四)科研经费:医院为A岗博士后提供30万科研经费,B岗博士后提供 20万科研经费。
(五)住房:博士后在站期间住房参照医院职工住房管理规定执行。
(六)职称评审:按照国家、省以及学校有关规定申报评审相应专业技术资格。
(七)各类项目资助:博士后可申请国家、省设立的各类项目资助。
四、进站流程
(一)提交申请材料
1. 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二临床医学院(广东省中医院)博士后进站业绩汇总表
2.个人简历
3. 博士学位证书(或答辩通过决议书)(扫描版)
4. 进站业绩的相关证明:课题需提供立项文件、论文需提交检索证明(PDF扫描版)
请申请者将上述材料发送至yuhuanping@gzucm.edu.cn。邮件标题请注明:博士后申请+姓名+合作导师姓名和研究领域。
(二)初审:博士后管理部门根据申请者提交的材料进行初步审核,并通知初审合格者参加面试。
(三)面试:对申请者的思想政治表现、学术水平、发展潜力、科研能力、综合素质进行全面考核。
(四)医院审批
(五)体检
(六)入职
五、联系方式
(一)地址:广东省广州市白云区机场路12号广州中医药大学办公楼206房,邮政编码:510405
(二)联系电话:020-36585590(余老师)
(三)电子邮件:yuhuanping@gzucm.edu.cn
博士后科研流动站招收计划表
中医学 |
序号 | 一级学科 | 合作导师 | 研究方向 | 供博士后承担或参与研究课题名称 | 对申请人专业要求 |
1 | 中医学 | 张忠德 | 热病防治研究 | 1.扶正解毒颗粒治疗新冠病毒感染合并脓毒症的临床研究 2.整合多体液蛋白质组研究新冠病毒对机体的影响及中医治疗的生物学基础 | 1.中医学 2.生物信息学 3.医学免疫学 4.中药药理学 |
2 | 中医学 | 林定坤 | 中西医结合治疗脊柱及关节相关疾病 | 促进中医骨伤科优势诊疗技术传承与现代化专项 | 1.中西医结合 2.中医学 1.临床医学 |
3 | 中医学 | 蔡业峰 | 中医药防治脑血管病的转化医学研究 | 1.基于真实世界的中医经典名方安宫牛黄丸干预意识障碍的多中心注册登记研究 2.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高水平中医药重点学科建设项目 3.脑血管疾病风险人群湿证相关特征的前瞻性、多中心队列研究 4.脑卒中“全疾病链”中西医结合防治体系的构建与评价 | 1.中医学 2.中西医结合 3.生物医学工程 4.医疗人工智能 5.健康大数据分析 6.神经病学 |
4 | 中医学 | 范冠杰 | 中医药防治内分泌代谢病 | 1.基于尿液蛋白质组学糖尿病肾脏病早期诊断标志物的多中心研究 2.清热祛湿配方颗粒对比传统汤剂治疗高尿酸血症疗效与安全性的随机对照研究 3.基于CD4+T细胞亚群失衡的湿证状态增加单纯性肥胖并发2型糖尿病风险的预测及机制:一项多中心、前瞻性、队列研究 | 1.中医学 2.中西医结合 |
5 | 中医学 | 符文彬 | 针灸治疗抑郁相关病症的研究 | 1.M1-Ach受体调控SST-GABA能中间神经元在针刺抗抑郁中的作用机制研究 2.“疏肝调神”整合针灸治疗中度抑郁障碍的临床及认知神经机制研究 3.岭南“疏肝调神针灸”传承与创新研究项目 4.针刺拮抗 GABA 中间神经元受体调控突触可塑性的快速抗抑郁机制 | 针灸推拿学 |
6 | 中医学 | 林琳 | 中西医结合防治呼吸系统疾病 | 1.基于ROS-ER stress-Ca2+信号通路研究健脾益肺II号减少COPD气道上皮细胞凋亡的作用机制 2.流感双解方颗粒剂治疗病毒性肺炎的最佳剂量探讨及基于能量代谢调节巨噬细胞极化的机制研究 | 1.中医内科学(呼吸内科) 2.分子生物学 3.中药学 |
7 | 中医学 | 刘旭生 | 中药延缓慢性肾脏病进展 | 中西医结合防治慢性肾脏病进展 | 1.中医学 2.中西医结合 3.临床医学 |
8 | 中医学 | 杨志敏 | 中医治未病研究 | 1. 省部共建中医湿证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医湿证人群预警与干预研究 2. 广东省重点领域研发计划,中医健康状态辨识与干预装备研究 | 中医学 |
9 | 中医学 | 邹旭 | 中医药治疗心血管疾病、急危重症 | 1.基于线粒体动力学平衡探讨邓老暖心方防治心梗后心衰及室性心律失常的研究 2.从“脾-线粒体”相关理论探讨心衰“痰湿”的科学内涵及邓老从“脾-线粒体”相关理论探讨心衰“痰湿”的科学内涵及邓老暖心方干预的作用机制 3.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康复期的中医综合治疗方案研究 | 1.中西医结合 2.中医学 3.医学免疫学 |
10 | 中医学 | 包崑 | 中医药诊治膜性肾病的研究 | 1.基于cGAS⁃STING -NFκB信号通路研究三芪祛湿方延缓膜性肾病足细胞衰老的机制 2.三芪祛湿颗粒治疗膜性肾病的随机对照临床研究 | 1.中医学 2.中西医结合 3.临床科研方法学 4.中药学 |
11 | 中医学 | 陈前军 | 情志因素与乳腺癌的关系 | 1.基于中枢CRH神经元与外周自主神经连接探索乳腺癌“因郁致瘤”病机的新机制及疏肝解郁法的作用研究 2.基于“PVN脑区CRH神经元-乳腺癌交感神经连接”运用光遗传技术研究乳 腺癌“因郁致瘤,气滞为本”病机的科学内涵 | 1.中西医结合 2.中医学 3.医学免疫学 4.基础医学 5.肿瘤学 6.外科学 |
12 | 中医学 | 丁邦晗 | 心肺脑复苏的中西医结合临床与实验研究 | 1.心宝丸对心肺复苏后脑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线粒体机制研究 2.基于多组学探讨心宝丸对心肺复苏后脑损伤的临床疗效与机制 3.“三参连松方”不同剂型治疗良性心律失常疗效的“量-效-型”临床与实验研究 | 1.中西医结合基础 2.中医学 3.急救医学 |
13 | 中医学 | 郭建文 | 中西医结合防治脑血管病 | 1.基于脑肠肺轴γδ T 细胞/ IL-17信号通路探讨通腑醒神方对卒中相关肺炎的作用机制 2.基于病证结合的中医药治疗急性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疗效评价及机制研究 3.中医湿证全国多中心自中医湿证全国多中心自然人群队列建设 4.痰淤证颈动脉不稳定斑块的蛋白质标志物验证及判别模型建立 | 1.中医学 2.中西医结合 3.神经病学 4.病理学 5.神经生物学 |
14 | 中医学 | 李际强 | 中医药防治呼吸疾病 | 1.芪橘止鼾方抑制 PD1/PD-L1 互作改善 CD8 + T 细胞功能耗竭治疗OSAHS 的机制研究 2.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湿证的代谢组学研究 | 1.中西医结合 2.中医学 3.医学免疫学 4.中药药理学 |
15 | 中医学 | 李永津 | 中西医结合治疗脊柱相关疾病 | 1.益气温阳通痹方调控SOST-Wnt-BMP改善椎间盘退变的机制研究 2.益气化瘀补肾方调控SOST/WNT/BMP信号通路延缓椎间盘退变机制研究 3.基于RNA结合蛋白HuR调控网络探讨补肾活血方治疗骨关节炎的软骨分子靶点及其作用机制 | 1.中西医结合 2.中医学 3.临床医学 |
16 | 中医学 | 刘健华 | 针灸调节脑可塑性的机制研究 | 1.TG-Sp5C-脊髓前角通路介导的面部穴位对前肢运动的作用研究 2.SI-MI通路介导的针刺治疗面神经损伤的初级运动皮层突触可塑性机制研究 | 1.针灸学 2.生理学 |
17 | 中医学 | 刘云涛 | 脓毒症方向 | 1.从“肠道菌群-免疫互作”研究桃核承气汤联合抗PD-L1抗体调节脓毒症免疫的增效作用与机制 2.桃核承气汤通过“肠道菌群-免疫互作”加强脓毒症免疫调节的作用与机制研究 | 1.中西医结合 2.中医学 3.医学免疫学 4.中药药理学 |
18 | 中医学 | 毛炜 | 1.中医药防治慢性肾脏病 2.中医湿证模型及发病机制研究 | 1.肾茶祛湿治疗高尿酸及高尿酸肾病的药效物质基础及作用机制研究 2.经典“致病因子”湿证模型制备与评价研究 | 1.中医学 2.中西医结合 |
19 | 中医学 | 温泽淮 | 临床研究方法学应用 | 湿证登记关键技术与平台建设的研究 | 中西医结合 |
20 | 中医学 | 吴蕾 | 中医药防治慢性呼吸病的临床与基础研究 | 1.基于肠-肺免疫调节网络探讨健脾益肺Ⅱ号抑制香烟暴露小鼠病毒感染的机制研究 2.风寒方配方颗粒与饮片治疗感染后咳嗽的随机对照临床研究 3.基于宗气理论的健脾益肺III号对中重度慢阻肺急性加重的循证评价研究 | 1.中西医结合 2.中医学 3.临床流行病学 |
21 | 中医学 | 向松涛 | 中西医结合防治前列腺癌 | 1.基于肿瘤微环境TAMs/CCL5/OC轴诱导破骨预转移龛探讨扶正抑瘤方抑制前列腺癌骨转移的作用机制研究 2.基于TAMs/CCL5/HSPC轴诱导预转移龛形成探讨扶正抑瘤方抑制前列腺癌骨转移的效靶机制 | 1.临床医学 2.中医学 3.中西医结合 4.基础医学 5.药学 6.中药学 |
22 | 中医学 | 杨伟毅 | 骨关节与运动医学 | 基于“肾主骨生髓”理论探讨补肾中药修饰BMSCs外泌体促进前交叉韧带重建术后腱骨愈合的机制研究 | 1.中西医结合 2.中医学 3.临床医学 |
23 | 中医学 | 张北平 | 消化道癌前病变中西医结合诊治 | 1.基于IFN-γ调控巨噬细胞溶酶体活化探讨清解伏毒法减轻溃疡性结肠炎黏膜损伤的作用机制 2.中医药对轻度活动期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疗效评价 3.人工智能舌苔图像采集与识别研究 4.消化道早癌中西医结合防治团队(李兆申院士配备科研团队项目) 5.结直肠癌及癌前病变的中西医结合筛-诊-治-防研究 6.消化道炎-癌转化疾病中西医结合防治研究团队(广州中医药大学“双一流”与高水平大学学科协同创新团队项目) 7.类泛素化Neddylation通路在结直肠癌发生发展和免疫治疗抵抗中的机制研究 8.结直肠癌前病变中医药二级预防的循证医学系列评价研究 9.广州市结直肠炎-癌转化疾病中西医结合防治重点实验室 10.伏毒理论指导下结直肠肿瘤的“因-机-证-治-防”研究 11.肠炎-癌转化机制与临床研究 12.溃疡性结肠炎院内制剂—调肠消炎片的生物效应检测和应用推广研究 | 1.中医学 2.生物相关专业 3.大数据与人工智能 |
24 | 中医学 | 赵玲 | 内分泌代谢病 | 脉管复康片联合糖痹外洗方化瘀通络内外兼治预防糖尿病足溃疡发生的循证评价研究 | 1.中西医结合 2.中医学 |
25 | 中医学 | 招远祺 | 中医药防治脑病研究 | 1.通过多组学探讨升清降浊法对痰瘀互结型中风小鼠肠道微环境的调节及干预作用 2.升清降浊法通过IL-17信号调控反应性星形胶质细胞活动改善EAE的机制研究 3.基于肠道菌群探讨升清降浊法对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阿司匹林抵抗的干预研究 4.祛湿化痰方通过 HIF-1a / VEGF-A 通路调控血管内皮功能减轻缺血 性卒中后神经炎症的机制研究 5.基于温病学说升清降浊法探讨升降散对NMOSD患者肠道菌群及代谢产物的影响及潜在机制研究 6.基于多元组学探讨祛湿方异病同治血管疾病的作用机制研究 | 1.中医学 2.中西医结合 |
中西医结合 |
序号 | 一级学科 | 合作导师 | 研究方向 | 供博士后承担或参与研究课题名称 | 对申请人专业要求 |
1 | 中西医 结合 | 刘良 | 病证结合诊疗风湿免疫病 | 1.类风湿关节炎中医病证结合防治的免疫学机制研究 2.器官免疫损伤机制及中西医结合诊疗学基础研究 | 1.中西医结合 2.医学免疫学 3.中药药理学 |
2 | 中西医 结合 | 陈达灿 | 中西医结合防治皮肤疾病 | 固本祛湿法治疗特应性皮炎的疗效及药效靶点研究 | 1.中西医结合 2.中医学 3.皮肤性病学 |
3 | 中西医 结合 | 卢传坚 | 银屑病临床和基础研究 | 1.中医药治疗难治性自身免疫病 2.基于交叉组学的脾虚湿阻证自身免疫病“异病同治”免疫学机制研究 3.中西医结合优选方案治疗中重度银屑病血瘀证临床评价及多组学机制探讨 4.基于临床评价和多组学技术构建中医药治疗银屑病的新策略、新方法 | 1.免疫学 2.皮肤性病学 |
4 | 中西医 结合 | 陈伯钧 | 中西医结合防治心血管急症 | 1.基于miRNA-613介导的LXRα探讨柴胡疏肝散改善肝郁型代谢综合征小鼠胰岛素抵抗的作用及机制研究 2.基于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探讨疏肝温胆汤治疗肝郁防止动脉粥样硬化机制 3.基于中医湿证肝郁脾虚理论探讨疏肝温胆汤防治动脉粥样硬化机制研究 | 1.中西医结合 2.中医学 3.内科学 |
5 | 中西医 结合 | 陈茶 | 微生物耐药机制及抗感染免疫研究 | 1. sRNA对铜绿假单胞菌免疫逃逸的调控作用及机制研究 2. 中药抑制铜绿假单胞菌QS系统下调T6SS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感染中的作用机制研究 3.吲哚在肺炎克雷伯菌急性肺部感染中抑制细菌毒力并调控宿主免疫的作用及机制研究 | 临床微生物相关 |
6 | 中西医 结合 | 刁德昌 | 中西医结合治疗胃肠外疾病 | 1.基于3D血管成像技术考察影响右半结肠D3淋巴清扫策略的肠系膜上动脉/肠系膜上静脉变异类型的研究 2.右半结肠癌肠系膜上动脉旁淋巴结转移风险预测模型的建立及其效能评价 3.右半结肠癌区域淋巴转移规律研究 4.健脾补肾序贯方对结肠癌辅助化疗协同作用及机制研究 5.复方阿胶浆治疗癌因性疲乏(气血两虚型)的临床价值评估研究 6.腹腔镜辅助肠系膜上动脉旁 D3 淋巴结清扫治疗 II、III 期右半结肠癌的前瞻性、单中心、随机、开放、平行对照临床研究 | 中西医结合 |
7 | 中西医 结合 | 范小平 | 中西医结合防治心血管疾病 | 1.动脉平滑肌细胞功能紊乱在主动脉夹层发病过程中的作用 2.线粒体代谢障碍在心肌病的作用 3.流体力学在主动脉夹层术后监测中的应用 | 1.中西医结合 2.心血管外科 |
8 | 中西医 结合 | 韩凌 | 中药免疫药理 | 1.中医药防治寻常型银屑病的血清标志物发现及转化研究 2.基于多组学技术研究寻常型银屑病脾虚湿阻证的血清标志物 3.基于病理产物清除研究化湿核心方治疗湿性疾病的作用机制 | 1.中西医结合 2.中医学 3.医学免疫学 4.药理学 |
9 | 中西医 结合 | 黄绍刚 | 功能性胃肠病;炎症性肠病;胃食管反流病 | 1.从TLR5-IRF4通路活化LPDC介导肠道炎症研究UC大肠湿热证及清肠消澼饮干预的作用机制 2.岭南湿证相关疾病辨证标准的系统研究 3.溃疡性结肠炎肠道菌群与肠黏膜免疫互作机制及中药干预作用研究 4.溃疡性结肠炎湿证相关证候病证结合诊断标准研究) 5.参苓白术散联合专病方治疗脾虚湿阻证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研究 | 1.中医学 2.中西医结合 |
10 | 中西医 结合 | 黄宪章 | 临床检验诊断标准化、糖尿病及并发症的诊断和机制研究 | 1.糖尿病等代谢性疾病诊断标志物定值关键技术与标准物质研究 2.三种AGEs游离加合物参与糖尿病肾病的作用机制与实验诊断价值研究 | 1.临床检验诊断学 2.基础医学 3.药学 4.化学 5.中西医结合 |
11 | 中西医 结合 | 潘胡丹 | 中西医结合诊疗风湿免疫病 | “舌苔菌群-鞘脂代谢-宿主免疫互作”与类风湿关节炎治疗效应的关联研究
| 1.中西医结合 2.医学免疫学 3.中药药理学 |
12 | 中西医 结合 | 汪根树 | 中西医结合治疗肝病 | METTL3通过调控LncHOTAIRM1激活CD8+T细胞自噬介导肝移植急性排斥反应 | 1.中西医结合临床 2.西医临床 3.基础医学 4.生物学 |
13 | 中西医 结合 | 王静蓉 | 糖组学和脂组学研究 | 1.基于鞘脂组学发现冠心病痰证患者PCI术后心绞痛精准治疗的分子标志 2.基于创新糖组学及机器学习构建湿证标志物谱及病证结合诊断新方法 | 1.中医学 2.中西医结合 3.分析化学 4.生物化学 5.分子生物学 |
14 | 中西医 结合 | 王磊 | 代谢性心血管疾病的中医药防治研究 | mTORC1/NRBF2通路调控mTORC1/NRBF2通路调控巨噬细胞吞噬功能在“痰瘀同治”法促进缺血损伤心肌修复中的作用及机制研究 | 1.中西医结合 2.中医学 3.药学 |
15 | 中西医 结合 | 王志宇 | 中西医结合防治恶性肿瘤 | 乳腺癌情志致病科学内涵与中医药转化研究 | 1.中西医结合 2.中医学 3.中药学 4.临床医学 5.基础医学 6.药学 |
16 | 中西医 结合 | 谢莹 | 代谢免疫中药药理学 | 1. 中药水飞蓟通过SREBP介导脂代谢重编程抑制肾小管上皮细胞铁死亡减轻肾纤维化的机制研究 2. 类风湿关节炎“湿证代谢微环境”中特征脂代谢异常诱导免疫失衡促进疾病发生发展以及对患者预后影响的机制 | 1.药理学 2.免疫学 |
17 | 中西医 结合 | 张海波 | 中西医结合防治肿瘤 | 经典中药方剂小柴胡阻抗伊立替康肠毒性的疗效及药代动力学机制 | 1.中医肿瘤学 2.肿瘤学相关专业 |
18 | 中西医 结合 | 张蕾 | 中西医结合防治慢性肾脏病 | 基于肠道微生态探索“湿”影响糖尿病肾病进展的机制及临床转化研究 | 1.中医学 2.中西医结合 3.中药学 |
中药学 |
1 | 中药学 | 刘博 | 1.中西医结合物质基础研究 2.中药活性物质手性研究与多途径结构优化 3.中药质量标准建立 4.质量可控的创新中药研发 5.基于表观遗传学靶点的药物发现 6.中医药研究新技术与新方法 7.大数据赋能的合成生物学 | 1.20种岭南中药材质量标准国际示范研究2.3种祛湿方药的制备工艺技术路线和质量控制标准研究 3.靶向RhoA蛋白降解的PROTACs小分子的设计、合成以及活性研究 4.三芪祛湿方通过变构抑制原理调节Rho通路治疗膜性肾病的机制探讨与物质基础研究 5.培育学科“大数据赋能的合成生物学”下的自选课题 | 1.药学 2.中药学 3.化学 4.生物相关专业 5.中医学专业 6.大数据与人工智能 |
2 | 中药学 | 赵瑞芝 | 中药物质基础 | 1.基于醋柴胡多糖的门控肝靶向功能辅料分子基础 2.固本祛湿化瘀方治疗脾虚湿阻型银屑病药效物质基础和作用机制研究 | 1.中药学 2.药学 3.分子生物学 4.医学免疫学等 |
3 | 中药学 | 周华 | 中药抗炎免疫及心血管药理学 | 1. 青藤碱调控mPGES-1基因特异性甲基化的机理及其用于筛选新型抗炎中药的示范研究 2. 湿证代谢综合征的表观遗传学靶标发现及分子机制和应用 | 1.药理学 2.医学免疫学 |
博士后科研工作站招收计划表
序号 | 合作 导师 | 拟合作流动站单位 及导师 | 研究方向 | 供博士后承担或参与研究课题名称 | 对申请人专业要求 |
1 | 蔡业峰 | 广州中医药大学 许能贵 | 中医药防治脑血管病的转化医学研究 | 1.基于PERK/eIF2α/QRICH1/LRP1通路探讨灯盏生脉胶囊调控周细胞转运功能改善阿尔茨海默病的机制 2.灯盏生脉胶囊防治轻型卒中/TIA临床系列研究 3.通补脑脉法调节内质网应激改善慢性脑缺血复合AD模型认知障功能碍的机制研究 | 1.中医学 2.中西医结合 3.生物医学工程 4.医疗人工智能 5.健康大数据分析 6.神经病学 |
2 | 池晓玲 | 军事医学科学院 贺福初/孙爱华 | 中医药蛋白质组学研究 |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发展为肝癌的高危人群生物标志物及干预靶标筛选研究 | 1.中西医结合 2.中医学 |
3 | 刘旭生 | 广州中医药大学 周玖瑶 | 中西医结合防治慢性肾脏病的疗效与机制研究 | 1.补脾益肾颗粒调控肠道ILC3-IL-22/pSTAT3修复CKD肠道屏障功能的作用及机制 2.糖肾祛湿方治疗糖尿病肾病的随机对照临床研究 3.中医药延缓慢性肾脏病进展 | 1.中医学 2.中西医结合 3.临床医学 |
4 | 杨志敏 | 国家蛋白质科学中心(北京) 徐平 | 中医治未病研究 | 1.中医湿证人群预警与干预研究 2.中医健康状态辨识与干预装备研究 | 中医学 |
5 | 杨志敏 | 黑龙江中医药大学 王喜军 | 中医方证代谢组学; 中药血清药物化学 | 基于方证代谢组学的清热利湿二妙散类方的药效物质基础及作用机制研究 | 1.中医学 2.药学 3.中药学 4.分子生物学 5.生物信息学等 |
6 | 包崑 | 广州中医药大学 严灿 | 中医药诊治膜性肾病的研究 | 1.基于cGAS⁃STING -NFκB信号通路研究三芪祛湿方延缓膜性肾病足细胞衰老的机制 2.三芪祛湿颗粒治疗膜性肾病的随机对照临床研究
| 1.中医学 2.中西医结合 3.临床科研方法学 3.中药学等 |
7 | 曹学伟 | 华南理工大学 任力 | 生物医用材料 | 仿生滑液水凝胶联合MSCs协同治疗骨关节炎疾病的机制研究 | 1.中西医结合 2.生物医学材料 |
8 | 陈博来 | 上海中医药大学 王拥军 | 中医治疗骨关节疾病 | 1.基于DBC1-SIRT1介导神经元铁死亡调控巨噬细胞极化探讨益气活血方及其有效成分纳米硒制剂治疗脊髓损伤的机制 2.纳米硒载药体系调控小胶质细胞极化在脊髓损伤中的作用和机制研究 3.中西医结合防治腰椎退行性疾病 4.中西医结合防治脊柱脊髓疾病研究 | 1.中西医结合 2.中医学 3.临床医学 4.医学免疫学 |
9 | 陈茶 |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黄彬 | 微生物耐药机制及分子流行病学研究 | 1. sRNA对铜绿假单胞菌免疫逃逸的调控作用及机制研究 2. 中药抑制铜绿假单胞菌QS系统下调T6SS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感染中的作用机制研究 3.吲哚在肺炎克雷伯菌急性肺部感染中抑制细菌毒力并调控宿主免疫的作用及机制研究 | 临床微生物相关 |
10 | 陈前军 | 广州中医药大学 陈扬 | 情志因素与乳腺癌的关系 | 1.基于中枢CRH神经元与外周自主神经连接探索乳腺癌“因郁致瘤”病机 的新机制及疏肝解郁法的作用研究 2.基于“PVN脑区CRH神经元-乳腺癌交感神经连接”运用光遗传技术研究乳 腺癌“因郁致瘤,气滞为本”病机的科学内涵 | 1.中西医结合 2.中医学 3.医学免疫学 4.基础医学 5.肿瘤学 6.外科学 |
11 | 范小平 | 中山大学基础医学院 周家国 | 中西医结合防治心血管疾病 | 1.动脉平滑肌细胞功能紊乱在主动脉夹层发病过程中的作用 2.线粒体代谢障碍在心肌病的作用 3.流体力学在主动脉夹层术后监测中的应用 | 1.生物信息学 2.药物化学 |
12 | 韩凌 | 南方医科大学 李晓娟 | 中药免疫药理 | 1.中医药防治寻常型银屑病的血清标志物发现及转化研究;2.基于多组学技术研究寻常型银屑病脾虚湿阻证的血清标志物;3.基于病理产物清除研究化湿核心方治疗湿性疾病的作用机制 | 1.中西医结合 2.中医学 3.医学免疫学 4.药理学 |
13 | 黄绍刚 | 中国中医科学院 唐旭东 | 功能性胃肠病 炎症性肠病 胃食管反流病 | 1.从TLR5-IRF4通路活化LPDC介导肠道炎症研究UC大肠湿热证及清肠消澼饮干预的作用机制 2.岭南湿证相关疾病辨证标准的系统研究 3.溃疡性结肠炎肠道菌群与肠黏膜免疫互作机制及中药干预作用研究 4.溃疡性结肠炎湿证相关证候病证结合诊断标准研究) 5.参苓白术散联合专病方治疗脾虚湿阻证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研究 | 1.中医学 2.中西医结合 |
14 | 李艳 | 中国中医科学院 广安门医院 仝小林 | 中西医结合诊治心身疾病、糖尿病的中医治疗、方药量效学研究等 | 1.升阳散火汤及其配方颗粒治疗脾胃伏热型混合性焦虑和抑郁障碍的疗效与量效关系研究 2.基于齿状回 Wnt5a/PKC/ERK1/2 通路和 fMRI 探讨青少期抑郁海马亚区损伤机制及四逆散的作用 3.气滞证辨证标准的系统研究——轻中度抑郁症 4.中国中医科学院科技创新工程内分泌代谢病学科重大攻关项目 5.中医药防治内分泌代谢病科技创新团队 | 1.中西医结合 2.中医学 |
15 | 刘博 | 中科院上海药物研究所 罗成 | 1.中西医结合物质基础研究 2. 中药活性物质手性研究与多途径结构优化 3.中药质量标准建立 4.质量可控的创新中药研发 5.基于表观遗传学靶点的药物发现 6.中医药研究新技术与新方法 7.大数据赋能的合成生物学 | 1.20种岭南中药材质量标准国际示范研究2.3种祛湿方药的制备工艺技术路线和质量控制标准研究 3.靶向RhoA蛋白降解的PROTACs小分子的设计、合成以及活性研究 4.三芪祛湿方通过变构抑制原理调节Rho通路治疗膜性肾病的机制探讨与物质基础研究 5.培育学科“大数据赋能的合成生物学”下的自选课题 | 1.药学 2.中药学 3.化学 4.生物相关专业 5.中医学 6.大数据与人工智能 |
16 | 孙景波 | 广州中医药大学 王奇 | 中医脑病 | 1.小型猪动脉粥样硬化症兼中医湿证复合动物模型复制研究 2.岭南中风病湿痰化热生风机制研究团队项目 | 1.中西医结合 2.中医学 3.中药学 |
17 | 汪根树 | 上海中医药大学 孔晓妮 | 中西医结合治疗肝脏疾病 | 1.METTL3通过调控LncHOTAIRM1激活CD8+T细胞自噬介导肝移植急性排斥反应 2.KYNA在肝脏疾病中的作用 3.骨桥蛋白(OPN)抑制肠道抗菌肽表达促进慢加急性肝衰竭肠道稳态恶化的机制及中医药的干预研究 | 1.临床医学 2.免疫学 3.中医学 4.分子生物学 |
18 | 汪根树 |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 童雪梅 | 肝脏疾病的糖脂代谢调控 | 转酮醇酶TKT调控NASH中糖脂代谢重塑和免疫细胞浸润的机理研究 | 1.基础医学 2.临床医学 3.生物学 |
19 | 汪根树 | 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 研究所 何勇 | 肝脏炎症与免疫 | 药物性肝炎的免疫机制 | 1.基础医学 2.药学 3.临床医学 |
20 | 王磊 | 天津中医药大学 樊官伟 | 代谢性心血管疾病的中医药防治研究 | mTORC1/NRBF2通路调控巨噬细胞吞噬功能在“痰瘀同治”法促进缺血损伤心肌修复中的作用及机制研究 | 1.中西医结合 2.中医学 3.药学 |
21 | 谢莹 | 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 鼓楼医院 孙凌云 | 风湿免疫 | 类风湿关节炎“湿证代谢微环境”中特征脂代谢异常诱导免疫失衡促进疾病发生发展以及对患者预后影响的机制 | 1.免疫雪 2.中药药理学 |
22 | 杨荣源 | 广州中医药大学 陈扬 | 中医药防治感染性疾病的临床与基础研究 | 1.黄芩苷调控干扰素抑制呼吸道合胞病毒的机制研究 2.中西医结合防治新发突发传染病 3.基于血管内皮损伤与湿的相关性探讨中医药治疗COVID-19后遗症的机制 | 1.中医学 2.病原生物学 3.医学免疫学 4.中药药理学 |
23 | 张海波 | 广州中医药大学 朱丽君 | 中西医结合防治肿瘤 | 经典中药方剂小柴胡阻抗伊立替康肠毒性的疗效及药代动力学机制 | 1.中医肿瘤学 2.肿瘤学相关专业 |